首页 资讯 正文

泰山上的承诺比泰山更重——聊城小伙受托寻英烈,七年四省终圆梦

体育正文 143 0

泰山上的承诺比泰山更重——聊城小伙受托寻英烈,七年四省终圆梦

泰山上的承诺比泰山更重——聊城小伙受托寻英烈,七年四省终圆梦

  5月30日,青州市烈士陵园,来自(láizì)济南的(de)张修美一家,与来自聊城的小伙刘汝权一起,共同祭奠董玉祥烈士。

  “70多年了,我们(wǒmen)全家都在找你,终于找到了……”看着英名录中二舅(èrjiù)的名字,张修美跪倒在地,泣不成声。

  就在此前的5月28日,张修美专程(zhuānchéng)赶到东昌府公路事业(shìyè)发展中心,向刘汝权和他所在单位送上(sòngshàng)了一面锦旗,感谢聊城好人帮她们一家找到亲人的下落。

  由于刘汝权的不懈努力,在(zài)时隔77年后,烈士董玉祥的后人们终于有了他的信息。而这一切(yīqiè),要从7年多前,刘汝权在泰山上(shàng)与张修美的一次偶遇说起。

  泰山上的一个(yígè)承诺,他始终没忘记

  2017年的一天,当时还在(zài)部队(bùduì)服役的刘汝权回乡探亲,其间去爬泰山。因为口渴,他(tā)找到一名工作人员,想要点水喝。没想到,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举动,让他与一位烈士联系在了一起。

  工作人员张修美看着刘汝权的举止(jǔzhǐ),试探着问(wèn)了一句:“小伙子,你是当兵的吧?”

  刘汝权一愣,随即表明身份。没想到,接下来,张修美给他讲了一件70多年来让她难以(nányǐ)释怀(shìhuái)的事。

  1948年,张修美的(měide)舅舅——潍坊籍解放军战士董玉祥在参加完淮海战役后失去(shīqù)了消息。上世纪60年代,张修美的家人收到一张由毛主席签发的“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(guāngróng)纪念证”。他们了解到,董玉祥已经在淮海战役中牺牲,但安葬地点在哪儿,谁也(yě)说不清。

  “知道(zhīdào)舅舅牺牲后,找到他的(de)安葬地,就成了我们一家人的心愿。”张修美说,“后来,姥姥去世的时候,嘱托我妈一定要找到舅舅的下落,我妈去世的时候,又把这件(zhèjiàn)事托付给(tuōfùgěi)了我。由于条件有限,这么多年过去了,也没有关于他的一点儿消息。”

  战争年代,信息不全,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。家人想(xiǎng)去祭拜却无处可去,内心的苦楚难以言表。身为一名军人,刘汝权非常理解(lǐjiě)这种感受。他和张修美互相留了(le)联系方式,表示会帮忙找找。

  就这样,面对一个(yígè)素不相识的人,刘汝权(liúrǔquán)在泰山上许下了一个承诺。

  7年间(niánjiān)多方寻找,苦心人天不负

  从泰山上下来,刘汝权就把这件事放到了心上,只要一有机会,他就打听董玉祥的信息(xìnxī),但(dàn)作为一名军人,他的时间很有限(yǒuxiàn),寻找了多年,仍然没有线索。根据张修美提供的信息,刘汝权先后联系了江苏、安徽、河南等地的多个陵园,得到(dédào)的答复都是查无此人。

  但刘汝权始终没有放弃(fàngqì),“有一段时间(yīduànshíjiān),包括张修美大姐本人,也准备放弃了。我说再坚持一下”。

  功夫不负有心人,今年5月初,刘汝权辗转了解(liǎojiě)到,青州市烈士陵园里有淮海战役烈士的相关信息,就抱(bào)着试试看的想法(xiǎngfǎ),打通了青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姜启武的电话。

  自此,柳暗花明。姜启武(jiāngqǐwǔ)也是一名退役军人,相同的(de)军旅经历让他们有着更多同样的感受。知道刘汝权这么多年(duōnián)帮他人寻亲的故事后,姜启武被他的赤诚之心感动。今年5月8日,姜启武赶到青州市烈士陵园,最终在陵园英名录中找到(zhǎodào)了董玉祥烈士的姓名。

  刘汝权激动不已(jīdòngbùyǐ),第一时间把这个(zhègè)消息告诉了(le)张修美。此后,经过信息核对,确认这里就是董玉祥烈士的埋葬之地。刘汝权感慨道,自己终于了结了一桩心事,也兑现了当初对英烈家人的承诺,“看到他们一家祭奠董玉祥烈士的感人场景,我(wǒ)感觉这件事做对了”。

  尽己所能伸援手,是缅怀也(yě)是传承

  “让烈士‘回家(huíjiā)’,让烈士家人实现祭奠亲人的夙愿,不仅是对英烈的缅怀,更是对英雄精神的传承(chuánchéng)。”谈及这段“寻亲”历程(lìchéng),刘汝权(liúrǔquán)说,“我曾是一名军人,有军人情怀,更有对英烈的敬仰之情。尽我所能帮烈士寻找家人,是我应该做的。”

  2024年(nián),刘汝权(liúrǔquán)来到东昌府公路事业发展(fāzhǎn)中心工作,小伙子工作积极热情,同事们都很喜欢他。了解到他多年帮人“寻亲”的事情,大家很是钦佩,尽可能地为他提供便利。今年“五一”过后,得知他找到了烈士(lièshì)的下落,大家非常开心。

  “吃水不忘挖井人。崇尚英雄,捍卫英雄,是大家(dàjiā)发自内心愿意去做的事情(shìqíng)。‘让烈士回家’,既是烈士亲属的心愿,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。特别是今年(jīnnián)适逢中国人民抗日(rì)战争(kàngrìzhànzhēng)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刘汝权帮烈士寻亲的事迹可谓意义非凡。”6月14日,谈及此事,东昌府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刘涛说,“聊城(liáochéng)是革命老区,刘汝权此举给大家树立了榜样。”

  七年的坚持(jiānchí)有了结果,这场跨越城市的接力,是对烈士的缅怀,更是对承(chéng)诺的践行。刘汝权和众多好心人用行动告诉我们,英雄从未被遗忘,英烈精神将会代代传(dàidàichuán)承。(赵宗锋 郭绍隆

资料配图

泰山上的承诺比泰山更重——聊城小伙受托寻英烈,七年四省终圆梦

相关推荐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